中国常州网讯 投资理财、刷单、注销校园贷……近期,各种通讯网络诈骗警情有所抬头,受害人损失惨重。近日,常州市公安局新闻宣传中心邀请记者走进市反诈骗中心,零距离探访反诈民警、接警员的工作,了解多发警情以及防骗秘笈,为您揭秘骗子的伎俩。希望大家远离骗局。
案情:校园贷诈骗今年已发12起,最多被骗46万元
“除了投资理财、刷单这样的老骗局,最近利用校园贷进行诈骗的警情也很多,而且迷惑性极强,案值大。”1月11日下午5点钟,市反诈骗中心民警秦瑶对记者说。 下午5点15分,“平安常州”微信公众号推送了相关信息,提醒市民关注“注销校园贷”类诈骗,并配发了相关案例。提醒推送两个小时后,市反诈骗中心再次接到了相关警情,一男子被骗5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1月1日到1月11日,注销校园贷类的诈骗已经发生了12起,案值最大的达到12万元。而这类诈骗的目标对象,主要是毕业两年左右的大学生,骗子首先报出受害人的详细信息,然后询问大学时是否办理校园贷,如果没有办理过那就是信息被人冒用,不取消贷款记录就会影响征信,“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较大,听到影响自己的征信就吓坏了,哪怕自己没有存款,也会在各个贷款平台贷款,按照骗子的要求转账。”秦瑶说。
在1月1日发生的注销校园贷诈骗案件中,受害人通过各个平台贷款然后转账,最终被骗了46万元。
揭秘:骗子通过共享屏幕,监视受害人的“一举一动”
在这12起案件中,市反诈骗中心还发现了一个新情况,骗子忽悠受害人下载“腾讯会议”App,然后和受害人共享屏幕。虽然“共享屏幕”无法操作受害人的电脑,但受害人电脑上的一举一动,骗子都一清二楚。
“骗子要求受害人查看各个贷款平台,当受害人打开各个贷款平台时,他们通过‘共享屏幕’指示受害人按照要求操作。其实,就是让受害人将贷款平台里的钱拿出来,然后以各种理由骗走。”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任杨诚说,受害人急于消除贷款记录,就会对骗子言听计从。
任杨诚提醒,凡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的来电,提到“在校期间贷款记录”、“影响个人征信”、“注销贷款账户”的关键字,均为诈骗,查询个人征信要通过官方渠道。
目击:陷入骗局的受害人,总是抱有各种“幻想”
1月12日早晨,记者再次来到市反诈中心,此时,接警员们依然忙碌不已,已经接到了投资理财、刷单等诈骗警情,而且案值都不小。8点,一位受害人打进电话报警,称刷单时被人骗了。
“受害人1月11日通过一社交平台认识骗子,然后开始刷单,还提现了几十元,之后连着刷了很多单,一共被骗了17万元。”一位接警员告诉记者,陷入骗局的受害人,骗子说什么都会听,“报警后二次上当的也不在少数,总以为只要一次是真的,就能回本。”
12日上午10点,又一名女性受害人打进电话,称自己被一名“美国大兵”骗了几十万元。在二十多分钟的耐心沟通中,接警员得知,该女子去年在外地报过一次警,虽然当地警方多次提醒,但她后来又选择相信骗子,再次汇款。“对方说自己是‘美国大兵’,去叙利亚打过仗,有一大笔财物要寄给她,要她保存。然后,就编造各种身份,以各种理由让她汇款。她总是抱有幻想,觉得对方不会一直骗她。”接警员说。
(顾燕 汪磊 李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