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241省道出金坛城向北,很快就到达金城镇白塔村管庄自然村。
记者4月14日随白塔村党总支副书记曹益民来到管庄片党小组活动室。这里,鲜红的主色调非常抢眼,墙上布置着相关历史介绍……
1928年春,中共金坛县委刚成立,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以白塔为中心的农村,积极而慎重地发展党员,在管庄村举办党员训练班,培训农民运动骨干。当年5月,管庄党支部党员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20多人。
那一年,金坛遭遇旱灾,穷苦农民连命都难保,哪里还能交得出地租和粮税?面对地主恶霸的催租逼债,佃农们怒火在胸中燃烧。
中共金坛县委抓住机会,组织人员走村串户,动员农民展开抗租抗粮斗争。白塔一带发展得最快,300多户佃农参加佃农联合委员会。农民普遍觉醒,提出“打倒土豪劣绅”“抗租抗粮”“平分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口号。
10月下旬的一天晚上,中共江苏省委特派员管文蔚率领500多名佃农,包围了地主走狗、保长翟老二的住处,逼其交出家中所有金银首饰。佃联会旗开得胜,大大鼓舞了人心,及时组建起了以白塔周围佃农为主的农民武装。
次年2月,中共金坛县委决定再次组织暴动,打击白塔一带头号土豪陈梧刚。此人对农民重利盘剥、巧取豪夺,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按照县委要求,管庄党支部王金寿等几名年轻党员,采用“引蛇出洞”的办法,先智除了陈梧刚的保镖。然后,在管文蔚的指挥下,100多人兵分三路,趁天黑团团包围了陈梧刚的大院,干净利索“摸”掉哨兵,打开铁门直闯内室,活擒陈梧刚。陈梧刚被迫交出护院枪支和家中的金银首饰,并立下“春荒借粮、减收租粮”的字据。
当年,管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敢于拼搏,敢于斗争;如今,这种精神在这里得到赓续。
“今年,管庄片正在实施4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为此,国家和地方配套投入将超过1000万元。”白塔村党总支书记谢海清4月18日说,这些土地已被全部流转到村委,路、沟、渠等基础设施今年建设到位,明年6月接受项目验收。
谢海清说,管庄自然村的“塔牌”香葱,2012年12月被列为全国“一村一品”。这些年,在管庄、储庄及周边自然村,香葱种植面积有1500亩左右,以兴优1号、2号为主打品种,亩净效益在2万元以上。土地整治连片成方后,将彻底改变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模式,以千亩示范方形式提高效益。
正在建设的常州鸣源牧业项目,也让白塔村整治后的土地成为“用武之地”。作为江苏一鸣奶业全产业链项目之一的鸣源牧业,总投资1.2亿元,将建成集农业生态循环、旅游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美丽牧场。这一项目,给相邻的白塔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为牧场种植牧草,另一方面正在洽谈引进与之相关联的现代高效农业项目。”谢海清说,这样,可形成产村融合、产镇融合、产民融合新经济体。接下来5年,村里将筹资健全配套设施,对接开发农旅融合产业项目,发展“城郊经济”。
白塔村是个集镇大村,耕地超万亩。其中,近9000亩已流转,每年能为村民增收240多万元。土地流转后,村民们在家门口的70多家企业就业,还有的到镇工业园区上班。
白塔村有水面2000多亩,同样没有闲置。近两年试种引进的200多亩新品莲藕,亩净效益超过2万元。村里正准备筹建藕业合作社,在做好水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扩大莲藕种植面积,通过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促成村级经济增收。
薛埠镇退伍军人王俊看中了白塔村近郊优势,依托一片水面建成综合性农业生态园云品农庄。这一项目计划投资1100多万元,包括果蔬采摘、生态观光、垂钓烧烤等,即将开园迎客。
“在做好水、土资源文章的同时,村里正不断推进各项民生实事,不忘前辈初衷,造福一方百姓。”谢海清说,白塔集镇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包括弱线下地、天然气进户,投入超过2000万元,即将进入尾声。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在不断增强。 赵鹤茂 汤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