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老寄娘”邹兰英的故事和小都村发展纪事

来源:常州日报 编辑:姚程玉 发布于 2021-06-09 07:57:06

在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一带,曾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老寄娘”。

“老寄娘”本名邹兰英,1891年出生在泰州七圩港,因父亲早亡,迫于生计,随母亲和姐妹4人迁居魏村。“说邹兰英不一定知道,但说‘老寄娘’,大家都认识。”邹兰英的孙子邹洪方5月26日对记者说。虽然人人称邹兰英“老寄娘”,但她真正的“寄儿子”只有一个,是当年引领她走上革命道路的中共武北二区区长——张鹏云。

邹兰英与张鹏云认识是一次偶遇。当时,邹兰英在地里劳作,路过的张鹏云看到她说:“大娘,我想讨口水吃。”邹兰英把张鹏云带回家后,闲谈中,张鹏云看她忠厚老实,是干革命的可靠人,于是和她讲革命故事、革命道理,讲只有跟共产党革命,全国人民才能赢得解放。在张鹏云的指引下,邹兰英成为新四军的义务交通员,她家也成了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

一个夏天的深夜,邹兰英刚从丹北送信回家躺到床上。忽然,传来了“笃、笃笃”的敲门声。她听出这是暗号,急忙翻身下床,踮着脚,轻轻打开门。只见一个黑影闪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大娘,我是张鹏云,敌人追上来了,让我躲一下吧。”邹兰英听后,立即将他藏在猪圈角落。

这时,门外已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和猛烈的撞门声。邹兰英故意扯着嗓子问:“哪个?哪个啊?半夜三更的,敲人家门做什么?”刚打开门,几个伪军便冲进屋东张西望。他们一看什么也没有,便要转身离去。偏偏在这节骨眼上,猪“咕咕”地叫了起来,一个伪军随即用枪顶着“老寄娘”向猪圈走去。人在走,脑在转,邹兰英有意吆喝着:“噜噜噜,夜食没吃饱啊,你叫魂啦……”猪过来拱着猪食盆。伪军借着微弱的灯光探头一看,果真见一头猪正趴在圈栏上“咕咕”地直叫唤,一股臭味直往鼻子里钻,他们连忙退了出去。一个领头的说:“混蛋,还不快出去追!”说罢,便和几个伪军一起出门向西追去。

伪军走后,张鹏云走出猪圈,感激地对邹兰英说:“你救了我的命,是我的再生妈妈,你就认我做你的寄儿子吧!”邹兰英看着他真诚的样子,连连点头应允说:“好!好!”从此,她就成了受地下党和新四军干部战士们尊敬的“老寄娘”了。只要他们来到家里,她都热情地帮他们洗衣做饭,他们也“寄娘、寄娘”亲切地叫着。渐渐地,“老寄娘”成了地下党的亲人。 

“老寄娘”90岁时手提当年从事联络工作用的竹篮

邹兰英的重点工作是为地下党送信,负责送武进、江阴、丹阳、丹徒四个县的秘密信件,是地下党领导人陈寒、陈云阁、顾维衡等人的义务交通员。她每次接受任务后,都把自己伪装成讨饭的、烧香的,提一个讨饭篮或香篮,把文件装在篮子里,有时藏在发髻里,多次从敌人的眼皮底下把信件送到地下党手里。

1947年,邹兰英随新四军部队北撤,继续为地下党送信。同年腊月初六,陈云阁等人在丹阳后巷陈家村的联络站召开紧急会议。邹兰英负责放哨,突然发现不远处有数十名敌人正向这里奔来,她立即转身向屋里的同志们大喊:“有敌情,快撤!”地下党撤离后,邹兰英发现还有一堆文件没有收拾好,而当时要销毁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时,她听到了羊叫,立即拿了一把钉耙,在羊圈里刨了一个坑,把文件埋好后盖上羊灰。她从后门逃到村外的萝卜田里,佯装帮人家干活。敌人在家中未发现情况,看外面田里有人,就去追问。敌人见邹兰英不像当地人,便把她当嫌疑人抓走,关进丹阳监狱。在狱中,敌人为撬开邹兰英的嘴,轮番使用上老虎凳、上夹棍、灌辣椒水等11道酷刑。但邹兰英没有屈服,始终是一句话:“我是从苏北来找丫头的。”

邹兰英在狱中煎熬了474天,终于等到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消息!

当她被张鹏云等人从狱中解救出来时,她已奄奄一息。在党组织的关心下,经多方抢救,她才死里逃生。

邹兰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邹兰英。1951年,邹兰英参加了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会见了她,并设宴敬酒,还送她崭新的衣裳。邓颖超为她亲笔题词“坚强的女英雄”。

“邀请函和题词原件等,至今还被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家里!”邹洪方说。

邹洪方出生于1951年,小时候就在邹兰英家长大,与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在他印象里,邹兰英是一位身高约165厘米、胖胖的、和蔼可亲的老人。“她的眼睛不能见光,出去一定要戴草帽,在家也要尽量背着光,但还是会做饭给我吃、哄我睡觉。我奶奶在生活中非常节俭,经常教育我和堂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她还是个很热心的人,政府给她印了名片,上面印有‘邹兰英’三个字,她就用这张名片帮助当地老百姓跑前跑后办事。新中国成立后,我奶奶继续为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红色革命教育。”

邹洪方记得很清楚:“1990年,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全家人定在阴历二月十六那天,提前为奶奶庆祝100岁寿辰。那一天,在一大家人的祝福中,奶奶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享年100岁。”

“老寄娘”的革命精神在她生前所在的小都村代代相传。如今,邹洪方经常深入学校讲“老寄娘”的故事,教育同学们不能忘本,更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小都村党总支书记吴倩凌表示,今年下半年,老寄娘纪念馆将在村文体中心建成,纪念馆外观将打造成“老寄娘”故居的模样,内部介绍“老寄娘”的生平事迹并展出一些老物件和资料。

小都村原先是经济薄弱村。如今,该村发展大闸蟹、龙虾等水产养殖,规模化草坪和果树花卉苗木种植等产业;建有常州碧江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常州市金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春江鑫润家庭农场、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特色农业企业。

村委还进行村企共建,实现生产、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整体优化。其中,小都村委与常州新美水务有限公司联建发展小都村草坪种植基地项目,完成200亩土地流转,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打造草坪种植基地和小都村张潘狄优质草坪品牌。村委与常州新碧江园农业生态观光有限公司联建,打造小都村新碧江园农业生态观光项目,发展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服务、葡萄和花木种植、甲鱼和白鹅养殖。

董逸 朱旭耀

苏ICP备08009317号-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常州市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2000687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