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召开的省残联工作会议上,省残联理事长万力表示,与新增就业相比,净增就业能更好反映残疾人就业状况,是稳就业的“晴雨表”。(2月9日中国江苏网讯)
残疾人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既是弱势群体,也是就业的困难群体。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江苏历来重视残疾人群体的就业工作,围绕如何破解残疾人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包括《江苏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江苏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以及《江苏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并积极开展全省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把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摆上重要日程,为推动残疾人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基础。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并将“全省净增残疾人就业2万人”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
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由于自身存在缺陷,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因此,帮助残疾人群体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其中,做好残疾人群体的就业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年江苏就将在残疾人就业服务上下功夫,特别是农村残疾人、残疾大学生、盲人等人群,政府将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像网店、直播等更适合残疾人就业特点的新业态,相关部门还将为他们开辟专门培训课程,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引导残疾人群体不断提升技能,推动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外界的关注和帮助是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激发残疾人群体积极就业的内生动力则是“关键一招”。为此,江苏各地在稳岗拓岗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渠道,精心谋划就业促进行动,摸查走访重点人群,精准制定就业服务对象清单,为残疾人就业营造更为良好的环境,充分调动他们想就业的积极性。比如说无锡与用工企业合作开发残疾人就业项目,组织企业参加雇主沙龙,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打造市、区两级扶残集市,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南通积极举办电商直播、西式烹饪、皮革护理、盲人按摩等技能培训和线上线下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
相信通过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必定能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残疾人群体能够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马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