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科技自强,离不开高水平科创人才的支持。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作为大国,中国对人才有着从数量到质量的全方位需求,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必须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的自主可控能力。
当下中国60%的高校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培养一线科技人才,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任务,这些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是事关国家未来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力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科技教育普遍面临着专业细分化、知识碎片化、实验形式化、方法单一化等问题,在此之下,要培养出既能够洞察新兴市场需求,又能够将需求与科技深度融合起来的创新人才,需要我们坚定产教融合发展方向。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也是实现科技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具有以市场发展为方向的战略性眼光,联合企业力量,实施产教融合,让掌握科技理论知识的广大学子,能够尽早接触到当前社会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让社会产业发展趋势与理论知识在学子身上擦出创新“火花”。
2022年9月,湖北省举办了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提供最高50万奖金的同时,还将把获奖者纳入“湖北省博士后卓越人才跟踪培养计划”,提供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岗位等后续政策支持。同一时间,由广东省人社厅、珠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也正式拉开帷幕。科创平台是发挥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和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它在将分散的人才资源集中到一起形成集聚效应,发挥产业创新协同优势的同时,更成为人才们施展抱负,展示创新能力的舞台。各级政府当充分发挥政策资金优势,汇聚高校、企业力量,以“兴产业”为目标,以“聚人才”为途径,积极“建平台、优环境”,为科创人才打造全要素全链条的创新平台,以科创平台赋能创新发展,将散落的人才“金鸡蛋”装回创新“金篮子”中,持续催生创新裂变。
育成了人才,建好了平台,更需相关配套政策吸引人才,营造优质环境留住人才,才能真正让我们的科创“大戏”既叫好又叫座。因此,需要相关部门持续完善人才政策,既要有“真金白银”让创新人才住得安,更要有“真情实意”让创新人才住得稳。当推出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政策时,打通人才了解政策的渠道也应得到重视,除了专门针对新人才的“一张网页、一个H5”,更应该将人才政策在社会层面进行全面宣传,形成“优待人才”的社会氛围,让人才政策能被人才看到,也能让人才的身边人看到,达到真正的“广而告之”,让全社会共同发力“留住人才”。
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对于加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科创能力有着非凡的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人才强国,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写好“育才、用才、留才”故事,向着建设高质量发展社会奋勇前行。(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