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近日发布通知指出,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击,从严处置,营造清朗网络空间。(3月14日人民日报)
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载体与传播管道,“自媒体”以门槛低、传播广,近年得到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自媒体”炮制有害信息,搭蹭公共政策、宏观经济形势、重大灾难事故、社会热点事件等,断章取义歪曲解读、颠倒是非抹黑攻击、渲染悲情煽动对立,制造有害信息,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产生干扰危害。因此,“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正当其时。
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自媒体的运营主体却是现实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更不是“自由体”,守好法律和行业底线,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互联网治理的责任,也是自媒体的责任。只有确保自身内容的导向性、真实性、合法性,自觉做正能量的传播者、拥护者、支持者、奋斗者,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社会公德,少一些妄自尊大,多一些审慎克制,多为用户提供向上向善的优质信息内容,才能在浮躁的“自媒体”浪潮中成长起来,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汇聚成网络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
应该说,自诞生之日起,市场化的“自媒体”就有着天然的逐利冲动。这决定了“自媒体”更多是经济利益至上,更多是“流量至上”流量变现,甚至为了流量,可以不择手段。而治理整顿“自媒体”乱象,就要打蛇打七寸,从源头断流遏制,探索运用经济手段强化监管,对违法违规、违背公序良俗,骗取网民捐赠、用户打赏,获取流量变现、广告分成等经济收益的“自媒体”,做到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不给“自媒体”乱象任何喘息之机,只有用好经济激励,坚决遏制“自媒体”违规营利,才能引导流量向善,引导“自媒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从而以良好的“自媒体”生态,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奠定基础。
“自媒体”乱象已然不是一日变成的“罗马”,铲除乱象土壤,根治乱象病症,还得形成全社会的“清朗”合力。一方面,作为“自媒体”“娘家人”的网站平台,要依法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注册、运营和关闭全流程全链条管理制度,加强常态化管理,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强化全天候监管;一方面需要每一个“自媒体”受众和网民,从自己做起,严格规范言行,提高思想境界和艺术审美,提升自我防范意识,理性消费、理性传播,不盲目追随潮流、不信谣传谣,对违背公序良俗,挑战道德底线的“杂音”、“噪音”、“不和谐音”自觉抵制,大胆说不,从而逐渐消除“自媒体”乱象的土壤,使其失却生存发展空间。
互联网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还网络以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是人心所向。让我们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惜互联网红利,让正能量与流量双向奔赴,为网络家园撑起一片洁净的蓝天,也让自媒体在良性发展中行稳致远。(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