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富春山图”
发布时间:2023-03-18 10:04    来源:中国常州网    编辑:王烨彬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3月16日人民日报)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脱离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产业带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少不了产业支撑。只有以产业振兴添动力促发展,才能绘就乡村振兴美好图景,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质量与成色。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谱好乡村振兴“产业曲”,加强党的领导是保证产业振兴全面有序的根本。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乡村兴不兴,产业旺不旺,反映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行不行、强不强。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战斗力,哪里党建抓得实,哪里就有蓬勃朝气。只有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更有力,坚持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基层党员擦亮先锋名片、永葆政治本色,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才能使乡村振兴“产业曲”更昂扬更嘹亮。

  产业发展,关键在特,“特”就是地域特点、当地风情。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产业振兴道路,就要牵住规划“牛鼻子”,立足自身所具有的自然环境,依托特有的自然和农业资源,特别是要挖掘优秀地方文化,在延长产业链进行精加工、深加工的同时,赋予产品文化价值,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只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依托乡土山水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强化品牌创建,就能以“特”成势,以“特”取胜,以扎深产业之根,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所在,是直接关系老乡幸福生活的“生财之道”。今年全国两会,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要从强化乡村产业支撑入手,选择有历史基础和传统的地方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度挖掘好农业农村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只有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才能形成厚实的乡村振兴物质基础。只有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在附加值上做足文章,形成聚合效益,才能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使乡村振兴厚积韧性、稳固致远。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农业旺。只要我们唱好产业振兴曲,突出特色亮点,夯实产业基础,打造特色品牌,增强产业后劲,就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充电蓄能,为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赋能添彩,为建设农业强国夯基固本。(曲旦)

苏ICP备08009317号-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常州市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2000687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