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是   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2022常州中吴文化艺术节  >  热议评论
《野蜂飞舞》专家剧评
发布时间:2022-07-11 15:18    来源:常州保利大剧院    编辑:殷雨晨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来自南京的教授之家,在抗战时期,随着金陵大学农学院流亡到成都华西坝的故事。主角是两位主人公,十来岁的女孩儿黄橙子和比她大五岁的男生沈天路。在艰难的战争岁月里,他们相识、相交,建立起非常纯真美好的友谊,令人感动。在一系列饶有机趣,令人意想不到的情节中,黄橙子越来越发现,沈天路这个异姓哥哥的质朴,善良,忠孝。特别是当沈天路知道自己的父亲,坚定的共产党人沈栖云的教诲之后,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了抗战事业,更加令黄橙子热爱他、敬仰他。

作为故事的叙述人,90多岁的橙子奶奶再一次为天路哥哥弹奏起他爱听的钢琴曲《野蜂飞舞》,向着历史的天空呼唤着:八十年啦,你和我的生命长在了一起!

专家点评

剧作是跨越时空的富于深刻意义的对话,无论是从历史生活出发向今天的自然延伸与定格,还是站在当代立场历史的反向寻找和溯源,都是以一部剧的方式,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这一脉相承的核心精神,生动形象地传扬了出来。

——汪守德(原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局局长)

这是抗战时期大后方中学生的故事,是上世纪40年代的青春之歌。那些随父母跌跌撞撞一路西迁的孩子们,他们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受到书香墨气的熏染,又耳濡目染父兄们的慷慨悲壮,他们如何长大,如何选择,他们青春打开和绽放的方式,于今天的少年是一种怎样的触动一创作者讲述了一个清新明亮的故事。情节的翻转流淌中,前辈的家国情怀扑面而来。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凝视中,创作者用今天的灵魂,点燃了从前的生命。父辈的青春激情,再一次在舞台上飞扬。

——刘玉琴(原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阳光、乐观,是这台戏的精神基调。在苦难、黑暗的年代沈天路、黄橙子依旧养成了健全的人格,阳光的性格,在他们身上总能感受到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姜志涛(《中国戏剧》杂志前主编)

编剧的话

也许你和我一样,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时会突发奇想——五十年前的人们走在这里的也是这样形色匆匆,摩肩接踵?六十年前……八十年前呢?噢,不行,八十年前,正处在艰苦的抗战时期,头上还有日寇的飞机在轰炸……那时和我们同龄的青少年朋友们在干什么?跑防空洞?上学呢?是不是学校里响遍了抗日歌声?高年级同学呢?他们放下书包就拿起枪,走上战场?或者投考航校,开着中国飞机,向鬼子的飞机猛烈开火?还有不少热血青年奔赴延安,跟着共产党,八路军走上抗日最前线?如果他们就出现在咱们面前,那该多神奇呀——快告诉我,你们是怎么生活的?你们都在想什么,做什么,追求什么?

这不是梦,我从小说《野蜂飞舞》里,把这些八十年前我们的同龄人请到了这个戏剧舞台上,让我们这些跨世纪的同龄人,台上台下地尽情交谈吧!你们为过去抗战的祖国努力奋斗,我们为现在的祖国更加强盛而勇往直前!咱们两代人,一个心声,那就是——祖国万岁!

——欧阳逸冰

苏ICP备08009317号-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常州市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2000687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