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接待员”、“江苏省杰出青年卫士”、“江苏首届十佳检察官”……从事信访工作至今,坚守基层信访岗位23年,党的二十大代表、常州市信访局副局长王颖获得了多项荣誉,她凭着“把责任和群众永远装在心里”的信念,千方百计帮助信访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自己的“敬业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
探索建立“三办”工作机制、创新采用“一张表格工作法”……王颖担任溧阳市信访局长期间,溧阳市连续3年被评为江苏省信访工作先进市,2020和2021年度信访工作考核连续2次列全省114家县(市、区、开发区)第一名,2021年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今年溧阳市信访局被评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
做好每次“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王颖加快了工作节奏。国庆假期前夕,她马不停蹄走访了溧阳天目湖镇、上兴镇等多个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详细了解接待中心的来访情况,对畅通信访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积极推广和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
一对来自天目湖镇的夫妻因为小产权房卫生间长年漏水问题与邻居、相关部门发生一些纠纷。由于事项牵扯两地,情况复杂,王颖不仅要安抚来访者的激烈情绪,还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寻找解决方法,她带着信访工作人员先后上门7次,反复沟通,最后,双方终于同意她提出的解决方案。
王颖(党的二十大代表-常州市信访局副局长):群众通过来信来访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是对党委政府的信任,事情再难再烦也要办好,多沟通、多上门,带着情怀和温度去做信访工作,群众是能感觉得到的,也会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
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王颖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翻开她那一本本厚厚的信访接待档案,征地补偿、邻里纠纷、农民工工资……一页页都是关乎老百姓吃穿住行的急事、难事、烦心事,每一次记录的不仅是群众的疾苦和倾诉,还有她与老百姓心贴心的情感交流。
展现“人民公仆”本色
进门一声问候,接待一杯热茶,询问一张笑脸,这是在基层现场接待中,王颖给信访群众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她连续八年坚持工作日接待“不打烊”,利用“八小时”之外时间下访群众460余批次,推动化解群众来信来访1200余件,使群众对信访部门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发挥好“连心桥”作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群众,是许多和王颖一样的常州基层公务员不变的初心。他们以党建为引领,在重大工作一线扛重活、打硬仗,敢担当、善作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战斗指数”“党员先锋指数”,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探索出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子,让群众由“信访”变“信任”。
王颖(党的二十大代表-常州市信访局副局长):公务员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向着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不懈奋斗。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本职工作做好,努力交出新时代公务员忠诚履职的合格答卷。
创新工作机制 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工作理念,王颖除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还是争优创新的实干担当。
为了提高信访工作质量,王颖大胆创新,建立“简单事项马上办、普通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认真办”的“三办”工作机制,首创“一张表格工作法”,推动信访事项一次性办结,此方法办理的信访事项平均办结时间为六天,其中办理时间最短的仅用2小时。截至目前,溧阳通过“一张表格工作法”推动处理信访矛盾800余件,实现让信访群众“最多访一次”的目标。
此外,王颖还在全省率先整合接访中心、调解中心,成立溧阳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创造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溧阳模式”。在她看来,要将“访”和“调”合为一处,形成全覆盖矛盾纠纷处理化解工作网络,为来访群众提供“一揽子解决”诉求的地方,及时有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于萌芽状态。
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信访突出矛盾问题化解,全力增进民生福祉,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扎实抓好稳就业、稳物价、增收入和教育、卫生、住房、“一老一幼”等工作,做好“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打造“六个常有”民生名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