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十年砥砺奋进,绘写常州天宁锦绣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市天宁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姿态,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进程中奋力书写新时代天宁答卷。
今天,用光影和文字定格十年来属于每个天宁人的非凡时刻。
2012年以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5个百亿元关口、迈上800亿台阶,年均增速达7.2%;服务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增加值占比稳居全市第一;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40亿元;阔步迈进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第41位。
2012年,凤凰新城启动建设,开启“三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新征程。十年来,从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凤凰新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经验连续两年获国务院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2012年,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与保护项目正式启动。历经十年蜕变,街区一二期全面对外开放,接待游客1100余万人次,成为全市老城厢复兴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2013年,天宁区创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2015年,又以全国最高分创成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目前,全区集团化办学已全覆盖,家门口的学校个个都精彩。
2014年,青洋路高架北延、沪蓉高速青龙互通工程建成投用。十年间,未来智慧城“五横五纵”、天宁高新区“六纵三横”等骨干道路建设拉开框架,城乡面貌加速更新。天宁的路伸向了远方。
2014年,常州四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后悦达卡特、吴一弦等企业、个人再获此殊荣。在“科技长征”路上,天宁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育了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凝聚起全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2015年,郑陆镇划归天宁,天宁打开了更大发展空间,区域面积增加到154.8平方公里。十年间,郑陆“8+1”工程加速实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破题推进,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逐步成为天宁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16年,武进不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此后天宁又新增亚东科技、卡姆丹克等上市企业,十年来全区新增各类上市(挂牌)企业27家,在全市打造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天宁板块”。
2016年,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二期开建。十年间,中非、中欧国际合作园区等先后落地,已吸引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入驻,累计使用外资10.6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000亿元,天宁高水平对外开放动能强劲。
2016年,天宁区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天宁以人文老城、凤凰新城、天宁新城和郑陆镇组成的“三城一镇”的空间发展格局。“三城一镇”齐头并进,天宁的城市品质和城市魅力得到全方位彰显。
2017年,寺墩遗址(距今4500余年)保护规划启动修编。目前,正在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文化底蕴的厚度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高度。这十年,天宁一路攀登。
2017年,航天云网入驻,工业互联网“一横多纵、五星上云”常州模式从天宁启航。此后,吸引海尔卡奥斯等行业标杆企业20多家,集聚上下游生态链企业近400家,纳税销售超300亿元,打响了“‘三新’经济看天宁”的产业地标。
2017年,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此后,查家湾、牟家村、丰北村等一批市级美丽乡村盛大开园。目前全区已建成美丽宜居乡村5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都市里的村庄”和“拥有田野的都市”逐步成为现实 。
2018年,全市首个既有住宅电梯加装项目在天宁区浦南新村开工,开启了常州破冰之旅。目前,全区已高标准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63部,并率先启动成片电梯加装。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天宁始终领跑全市该项工作。
2018年,焦溪古镇作为常州唯一代表正式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目前,已完成8个历史院落、2条历史街巷风貌提升和市政配套工程,为全市打造“长三角文旅中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8年,舜山修复项目启动。如今,“矿山”变成了“青山”, “小山村”变成了“富裕村”,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收获《人民日报》要闻版长篇报道。十年来,翠竹公园、水韵绿城等改造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美丽天宁面貌日新月异。
2019年,天宁首个省重大项目(航天科工常州工业互联网研发中心项目)诞生。此后,长三角金属交易智慧物流园、常州江南运河“舜山舜水”保护利用等10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成为天宁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9年,龙游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经过三年攻坚,狠下绣花功夫,昔日“龙须沟”变身今朝“会客厅”。天宁始终把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2019年,常州市天宁区驻安康市旬阳县联络组(苏陕协作)作为全市唯一在2019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获组织创新奖。天宁开展精准脱贫,通过产业合作、人才帮扶、劳务协作等方式,扎实践行“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2020年,罗汉路、红梅路提升改造工程通车,按下常州老城厢复兴“快进键”。天宁以推进老城厢复兴发展为契机,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打造一批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城市颜值、品质、能级全方位提升。
2020年,天宁区3个重点企业中标4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长三角”基础制造业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落户。作为长三角一员,天宁主动融入、协同合作,积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天宁力量。
2020年,天宁区首批大板房专项治理获百分百签约、腾空;今年,全市最后一个大板房治理项目——斜桥巷启动翻建,天宁彻底解决中心城区大板房难题,进一步擦亮全市“常有安居”民生名片。
2020年起,面对新冠疫情,66.9万天宁人众志成城、连续奋战,打赢了11.2、3.13一场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021年3月25日,李克强总理亲临富强新村视察,点赞天宁社区服务和“一老一幼”工作,鼓励说“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年轻人才有可预期的未来”。
2021年,第十七届中国杜鹃花展在凤凰新城盛大开幕。14.7公里的凤凰新城环岛路全线贯通,曾经的“五味路”变成了步步是景的花海大道,花展期间游客破百万,并央视誉为没有围墙的花展。
2021年,天宁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弘扬“志存高远、务实笃行”的天宁精神特质,加快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为阔步迈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而努力奋斗!
2021年,环球恐龙城东方侏罗纪项目落户天宁。目前已开工奠基,正式开启“大恐龙园”战略东扩步伐,为常州文旅中轴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天宁作为全国唯一入选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县区,先行先试、创新创优,统筹实施“空间治理、生态治理、文化治理、民生治理、社会治理”五大工程,确保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天宁示范。
2021年,天宁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并三获国家资金支持,累计金额达3.09亿元。十年间,天宁实施棚户区住房改造14000户,红梅西村、朝阳四村北区、富强新村等36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惠及居民2.4万户,改造数量、面积全市第一。
锦绣天宁为名,非凡十年为证。这十年,是极不平凡的十年,是高质量发展的十年,也是天宁实现大跨越、迈上大台阶的十年。
每一个非凡时刻都离不开每个天宁人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