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是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  常州成就
非凡十年丨常州钟楼:厚植乐业根基 擦亮幸福底色
发布时间:2022-10-20 08:45    来源:常州日报    编辑:殷雨晨

绿树成荫的清潭路,老城韵味十足;陈渡码头的夜晚,味蕾被又一次唤醒;无损检测和建筑科学的奥秘,在标准实验室被解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荆川故里正在传扬……

2022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高起点建设“四大功能区”的起步之年。永红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荆川故里,乐业永红”发展定位,聚力建设“发展兴业、宜居宜业、安居立业、和谐安业、干事创业”五大新阵地,各项工作稳中有进。

在疫情防控、老旧小区改造等攻坚一线成立71个临时党支部,彰显“红色担当”;深耕检验检测和建筑两大产业,集聚规模性检测类企业、建筑类企业33家,凝聚“产业力量”;今年以来改造提升近2万余平方米存量载体,招引总投资超2000万元区重点产业项目8个,重点产业项目投资额达到101%,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优化人居环境持续用力,成功创建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验相继被住建部《建设工作简报》、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简报》等刊登推广。

产业做“精”,激活发展高效能

永红街道位于我市中心城区,人多地少,在产业发展上无法走规模扩张的老路,街道通过改革创新,加大了对存量资源的盘活力度,聚焦亩均效益提升打造小微园区建设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武进工作的宋女士,周末会邀约好友带着孩子来到位于国光1937科技文化创意园里的嗨翻竞技主题乐园,孩子们在乐园里尽情“放电”,宋女士和闺蜜们就到园区的茶吧“咖啡论道”。如今,国光1937科技文化创意园已成为永红街道地标性的小微园区,这个由老厂区改造而来的文化创意园,引进了科技类及文化类的小微企业,同时吸引了不少艺术馆、酒吧和餐厅入驻。与文化创意园一路之隔,另一个小微园区——常州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基地正在火热建设中,项目占地20亩,计划通过激活老旧楼宇的产业价值,赋予其新的活力,打造产教融合型企业社群生态园区。项目计划年底开园,建成后预计年产值3亿元,税收2000万元以上。

在清潭路的另一头,荆川公园对面的新华路上,江苏能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伟正和研发团队研发一种运用于轨道交通的新型模块电源,这家小微企业今年刚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近2000万元。能动电子是常州市无损检测智造园中的一家企业,这个小微园区占地仅13亩,入驻企业已有10多家,2021年的园区产值已超过1亿元。以能动电子为例,这家企业主攻线路板用模块电源,客户已经涵盖了全国10多家充电桩企业和2家轨道交通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常州市无损检测智造园龙头企业——江苏三合声源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鲍蟠虎介绍,园区成立于2020年,建筑面积也仅有6000多平方米,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园区在存量上做增量,先后引进了14家企业。“14家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检测类,如三鼎检测,另一类是配套企业,如能动科技。”鲍蟠虎说,三鼎检测深耕动力电池检测领域,系园区2021年引进的科研团队孵化,短短不到1年,已经开发出多款动力电池检测设备并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整个园区虽然成立不到3年,已声名在外,持续散发磁场效应。三合声源的合作伙伴大连英奇为了扩大市场、资源共享,今年6月就主动落地无损检测智造园,与园区企业携手共进。鲍蟠虎告诉记者,为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园区不仅为入驻创业企业提供十项免费政策,还为创业者提供各种针对性辅导服务,园区的生活配套不断优化,如今这个小微园区还拥有了自己的超市、咖啡屋、餐饮店。

今年1-9月,永红街道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势头持续巩固,实际到账外资、制造业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完成情况良好,8个重点产业项目顺利推进,中煤科工阀与电机类检测检验实验室平台项目、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基地项目顺利开工,已提前完成全年产业投资计划。在项目招引上,永红街道持续发力,落实区重大项目“攻坚突破”专班要求,通过积极挖掘招商资源、精准对接目标客商、主动服务存量项目等方式,抢抓“税源型、总部型、科技型”项目,东方江南智造园、比亚迪王朝系列4S店等项目相继签约,总投资超10亿元。8月31日,建科院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永红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民生添“彩”,刷新城市“高颜值”

“我们新村最后一条路,是7月弄好的,我印象很深,当时心想9月1日送孙子开学有好路走喽!”62岁的袁菊英是清潭新村111幢的居民,在大板房拆除前,她在清潭新村94幢住了多年,再往前袁阿姨一家是从劳动新村搬来的。大板房拆除后,袁菊英和丈夫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就搬到111幢亲戚的房子里住。“老旧小区改造前,小区环境是蛮差的,其它不说就那新村里的路,下大雨就开河,小孩上学只好背着走。”袁菊英说,现在一切都变了样,不仅道路修得呱呱叫,楼道里的线都弄清爽了,还新增了助老设施和4块活动场地,每幢楼下也都有电动自行车充电点。“小区是老小区,但这里的社工和邻居这么好,现在环境又出新,我们更不想走了。”

“54321”是永红街道党工委提出的一种群众服务创新机制: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居民反映的问题,5分钟内做好登记;40分钟内赶赴现场;小问题3小时内解决;复杂问题2天给出方案;1星期内上门回访。今年,为直击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短板弱项、痛点难点,永红街道将“54321”服务机制变得更加“人性化”“主动化”,答复率、及时率均为百分百,答复满意率达到99%。群众建议第一时间提交指挥部,诸如停车位设置、充电桩定位、口袋公园绿植品种、小区出入口设置等大量建议,都被改造指挥部与施工单位采纳。

老旧小区改造属于城市更新的长期内容,需要长效机制保障,为打通老旧小区改造后实施长效管理的难点堵点,永红街道实施超前规划,建设红色物业,把物业服务纳入“54321”体系,将之不断优化为可持续性的服务模式。

党建飘“红”,提升治理高水平

绿化整齐划一、车辆停放有序、环境卫生干净整洁……9月28日下午,清潭第一社区开展了“共享红色物业 共建和谐家园”受聘签约仪式。“党建服务”加“物管服务”的“组合拳”,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创新水平。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清潭第一社区的红色物业模式正是永红街道“荆川故里、乐业永红”定位的一个缩影。

疫情期间在村(社区)卡口、一站式服务大厅等设立56个党员先锋岗,在核酸采样点成立62个临时党支部,200余名党员干部按结对联系点沉入村(社区),形成了党建引领、上下联动的防控格局。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构架,组建党员设计师、“楼道红管家”、“党员红小二”、老旧小区改造监督团队等全程参与设计、改造、监督,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红博士”、红枫林、民心岛等党建平台,构建起“荆川好声音”理论宣讲体系;“永红银”志愿服务品牌,联动西藏民族中学共建“格桑花”成长辅导站平台;“红石榴”统战工作品牌打通为少数民族服务“最后一公里”,3次获省级调研;以开展“四查一帮扶”“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为抓手,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

文化点“睛”,打造品牌高标准

今年是唐荆川诞辰515周年,数百年的岁月流转不曾模糊荆川先生的思想光芒和文化风骨,反而一次次赋予它们新的时代生命。

在常州,提起唐荆川,很多人都会想到坐落在永红街道的荆川公园。永红街道不仅有为纪念唐荆川而建的荆川公园,还有荆川路、荆川小学、荆川里小区等多处以“荆川”命名的地名,汇聚成绵延成片的荆川文化带。荆川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都寓意了荆川,凡有景处皆可捕捉到荆川的故事与精魂。近年来,永红街道纵深开展“荆川文化”品牌研究、传承、关联及衍生,从血脉、人脉、文脉三个维度出发,对荆川文化品牌的价值意义、精神内涵、产业类别等进行专门研究,尤其是将荆川文化、荆川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和党建工作中,打造网络IP、手办IP等周边文创产品,形成了“荆川故里,乐业永红”的发展定位。以生民为念,报国为本,清白做人,忠恕任事。在永红街道,荆川精神已落地生根演化为一种担当。

永红街道党工委书记孙立峰表示,街道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用“共识”凝聚“共进”力量,坚持“链式”发展,推动地标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加快检测、建筑行业链主企业培育,打造永红硬核产业集群。同时,用绣花功夫做好旧改惠民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体制,以建设信息化共治平台为抓手,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融合共享,加强数据关联和结果运行,不断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喜庆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

苏ICP备08009317号-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常州市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2000687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