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的暖阳下,芦墅公园,市民的幸福新生活正在悄然开启:人们在广场忙着健身,四周是旧貌新颜的老房子,2671户居民享受着街巷提质改造后的幸福;西横街、邮电路等众多精品道路焕然一新,环境漂亮了,道路变宽了,通行也顺畅了;关河两岸,城市的烟火味分外浓烈,高楼、运河互相唱和的“灯光秀”里,城市夜色浪漫又温馨……
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这是荷花池街道这个老城区的不变初心。近年来,荷花池街道砥砺奋进、踔厉奋发,全力推进老城复兴样板区建设,将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一桩桩民生实事,于贴心处落地,于细微处着眼;一幅幅幸福画卷,在荷花池街巷徐徐铺展。
延陵西路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荷花”
清晨时分,今年62岁的陈涛总喜欢用手机直播窗外的风景。陈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荷花人”,自小长在西新桥的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变化。近年来,他更是见证了荷花池社区从“老大难”到亮丽社区的“进阶史”。“我们的小区真的是大变样了,生活在这里也更加方便了。”什么是幸福?他说,这就是幸福。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一件件居民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盛开成一朵朵美丽的荷花。幸福的愿景被一帧帧、一幕幕照进现实,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
家门口改造,很幸福。荷花池街道下足“绣花功夫”,有序实施大庙弄片区和老城厢内所有主次干道的提升项目,完成瞿秋白纪念馆周边综合整治、地铁2号线沿线外观改造,让“精致会客厅”更加美丽,获得广泛认可。街道涉及改造提升的道路包括东横街、西横街、邮电路、北大街、健身路、大观路、县直街、局前街、官保巷、体育路等10条道路,西横街和邮电路,更是争创市级精品道路。
阚庆涛 摄
家门口养老,很幸福。关河西路沿线短短500米,就集中了3家养老机构,其中幸福天年是全市首家医养融合型日间照料中心。此外,街道还有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形成“社区化、嵌入式、医养型”15分钟便民养老服务圈。以“人文荷花、幸福养老”为目标的特色养老服务街区,建立了居家、机构、社区相协调普惠型养老体系,为辖区内老年人的助餐、助急、助医、家政等提供便利,构建“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站式综合服务、一门式服务窗口、一网式信息管理”的康养平台。
家门口上学,很幸福。优质的教育配套资源,一直是生活在荷花的居民引以为傲的。集民国风格装饰和现代教学于一体的鸣珂巷幼儿园,百年名校觅渡桥小学,作为全市重要教育资源的北郊初级中学,以及省四星级高中、市教育局直属公办高中的常州市第二中学,让荷花人拥有家门口一站式、全学段的教育矩阵。
少年宫口袋公园
家门口“四治”,很幸福。近年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创新“五方四治”模式,聚焦街道、社区、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第三方专业机构“五方”合力,推动自治、法治、智治、德治“四治”有效融合,有效解决了小区不文明养犬、设施失修、停车难、充电难等各种问题,实现了“管理小区”向“治理小区”的转变。
家门口平安,很幸福。街道把网格化社会治理、文明城市创建、城市长效管理纳入一体化考核、一体化推进。编制荷花池街道《网格一本通》,绘制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网格图74张,把专属网格与综合网络捆绑,梳理完成社区各网格居民、商铺人员信息表,街道8个社区67个网格22456户居民和941家商铺基础信息统计清楚并定期更新,做到基础数据底数清,为精准防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一种未来,叫工作在“荷花”
中午时分,在延陵西路一幢老大楼里,一群上班的白领正趁着休闲时间潜心练着瑜伽。这间精致的瑜伽馆就藏身在华鹰大厦,老大楼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原本热闹的商场空置大半。2021年,随着钟楼老城复兴样板区的推进,对华鹰大厦外立面形象及周边市政道路等进行了全面提升,让老大楼重现生机和活力。
新形象带来了新业态。在继老凤祥旗舰店、新橙源味超市之后,今年该大厦又引来了新项目——北美之家常州中心旗舰店。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也是继大庙弄片区改造后,荷花池街道引进的又一个首牌首店项目。
楼宇经济常被称为“立体的开发区”“垂直的商业街”,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像华鹰大厦一样,让老楼焕发新生的大楼还有很多,有的是电商企业集聚楼,有的是商业品牌旗舰店展示楼,还有不少是头部企业的办公楼。荷花池街道如今已有各类型商务楼宇28座,楼宇面积共44万平方米,2000多家公司。全年税收1000万元以上楼宇8幢,其中5000万元以上楼宇1幢,入驻税收超百万元公司59家。
空间有限,发展无边。如何“盘活”老城区楼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让“黄金地段”释放“黄金效益”,打造最优服务水平,“荷管家”一直在行动。“荷管家”是企业对街道驻楼员的别称,他们不仅细致入微贴心服务,还有着管家式的条理专业。
除了“荷管家”日常驻楼服务,“点单式”为企业提供讲座、培训、座谈等活动外,“荷管家”已经成为街道每个工作人员的标签。为保经济促增长,街道党政领导积极带队开展关爱企业大走访活动,精准解决企业诉求,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今年以来已开展三轮全面走访,实现重点楼宇、重点企业全覆盖,走访企业268家,协调解决问题103件,主动将各类惠企政策送到企业手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有一种舒畅,叫休闲在“荷花”
傍晚时分,散步在荷花池,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人文相映成趣,轶事典故不胜枚举:肃穆的瞿秋白故居,白墙黛瓦、红色传承;雅致的未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庄严的常州府学,书香人文、薪火相传……
未园
荷花池,曾经是常州府衙、武进县治的所在地,承载着常州千年文脉,名人名街名巷遍布全域,街道内文物资源丰富,集古城形制、运河遗迹及名人文化于一体,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0处。
近年来,街道对老城保护小心翼翼、充满敬畏,让这一常州的“根”和“魂”焕发新活力。越来越多的街巷、社区,正在城市有机更新这支“魔法笔”下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华丽蜕变”。
常州府学
历时一年,大庙弄“青年里”文旅街区一期项目将于今年底惊艳亮相。一期工程以玉佩弄区域为中心,占地2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打造以精品美食为特色的商业街区。目前,4家常州首店已入驻:“玉佩府”高端融合菜餐厅、“素沁”米其林素食餐厅、“黛园”法式餐厅、“径山居”茶文化主题餐厅。每户民居独成一道风景,用现代手法赋予老宅全新生命力的同时,与大庙弄片区整体风格匹配交融,打造“市民常来、游客必到”的常州老城厢焕新之地。
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走进玉佩弄,会看到一些精致小店集聚在此。一天有二三十单,我们这一条街基本上已经都入驻满了。“勇士披萨”的店主王明哲来自河北,从韩国留学回来到常州创业3年,从上午10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小店生意红火。
秋收时节,位于大观路32号的蔡旭故居是一个极佳的去处。蔡旭是我国小麦遗传育种栽培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杂交育种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故居还是我市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院士故居,在这里可以学到不少农业知识。
文保建筑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亲历者。红砖洋楼,中西合璧,庄蕴宽故居位于钟楼区邮电路2号院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刚刚修缮完工。其主体建筑欢喜坚固室设计先进,造型摩登、大气庄重。百年前的余韵犹存,这也是岁月最好的见证。
藏在新世纪商城里,是满满文艺范的半山书局。从2017年开业至今,半山书局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它的功能布局也在不断“成长”,目前涵盖了阅读、餐饮、新零售、教育、旅游等各方面功能服务,成为中心城区居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老城最精彩的一段在“荷花”,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段在“荷花”,故事最多的也在“荷花”。对此,荷花池街道将打造老城复兴“最精彩的章节”,将商贸历史、文化特色、休闲旅游融为一体,既是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强化“文旅商”联动发展的崭新平台。荷花池街道负责人表示,“人文荷花”正在成为街道发展的最亮底色、最大优势,“小荷已露尖尖角”,出水芙蓉,香远益清,将绽放出全域旅游的崭新图景。(刘毅 王淑君 袁媛)
【喜庆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