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是   理论评论  >  延陵评论
守护社区的靓度与温度
发布时间:2022-11-10 11:14    来源:常州日报    编辑:陈旻皓

前不久,溧阳市区两级市民园艺中心正式揭牌,此举标志着当地社区园艺推广工作迈入新起点。根据常州市城市管理局(市园林局)制定的《常州市园艺推广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今年年底前,市民园艺中心将在我市各辖市区实现全覆盖。这些园艺中心将面向广大市民,普及园艺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园艺活动,为市民养花和园艺提供技术支持,激发市民参与社区园艺的热情,为推进美丽常州建设凝聚更强大的合力。

城市社区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平台,是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小单元。这几年,关于社区改造,大家经常会谈到一个词——“烟火气”。对此,我的理解是,一个真正有温度、有颜值的社区,除了建筑、道路这些硬件设施,还要有宜人的绿化、风貌,更应该居住着有品位、有格调、注重生活品质的居民们。无论任何人,来到这里,都能感到温暖而不是隔阂,不约而同地会想坐一坐,闻一闻花香,听一段音乐,感受宜人的社区生活。这种宜人的风景和温暖的氛围背后,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的相待,是社区生活有凝聚力的生动展现。

目前在我市,虽然多数社区配备物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但是对公共区域的景观绿化仍缺乏足够重视,再加上老旧小区物业费普遍偏低且收缴率不足,使得在日常的管理中,景观绿化建设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是缺乏专业养护人员,植被退化、空秃以及死亡等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居民的绿化意识不强,乱搭乱建、杂物堆放、占用绿地随意停车等情况时有发生,社区绿化面积缩减,景观绿化生态性及美观性差,甚至引发邻里纠纷。

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态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向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园艺社区建设正当其时——除了能满足居民休憩、游玩的需求,还能通过举办园艺推广活动,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增进邻里和谐,凝聚社区力量。这有助于提升社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与持续性,有助于实现社区居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代化,更有助于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孕育,凝聚社区力量,提高治理水平。

推进生态园艺社区建设,首先在于构筑优质服务平台。要以“532”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助力生态中轴和文旅中轴建设为着力点,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民受益”的社区园艺推广平台。充分利用公园绿地、街道社区以及社会团体等公共服务空间,建设市区两级园艺推广服务平台。市级“市民园艺中心”示范站以市属公园公共服务空间为载体,依托市属公园自然资源和专业人才队伍,开展植物科普、园艺展示、园林讲堂、植物医院等主题活动。区级“市民园艺中心”平台服务点以区属公园绿地公共服务空间为载体,为周边市民提供园艺科普、技能培训等公益性园艺服务。

推进生态园艺社区建设,其次在于高效集聚志愿队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针对社区园艺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要大力推动社区园艺师制度落地,让更多有园艺专业一技之长的市民走进社区,定期为社区提供绿化管养指导、社区园艺沙龙、家庭养花咨询等服务,为社区提供绿化、园艺技术力量支撑,形成社会绿化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要依托花店、花圃、花木企业、园林绿化施工养护单位等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发挥自身特长,协助开展绿化技术咨询、园艺知识普及、插花盆景制作、技能培训等,拓展“市民园艺中心”网络。

推进生态园艺社区建设,还要不断丰富推广形式与内容。开展以“流动的园艺中心”主题园艺推广行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插花培训、阳台养花、以盆换花等系列活动,为市民家庭养花和家庭园艺提供技术支持。持续开展社区“邻里月季园”建设,推进“市民赏花月历”全年园事花事活动,推进月季、海棠、牡丹、杜鹃、荷花等品牌性花展进社区,使“推窗见绿、出门看花”成为新常态。以家庭园艺、花艺为切入点,举办全市大型园艺花艺秀场,将园艺场景应用、互动体验、花艺、家居等多种元素跨界融合,全力打造花卉园艺界的时尚盛宴,引领常州园艺花艺发展潮流,为创建常州精美城市贡献力量。(赵卫华)

苏ICP备08009317号-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常州市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2000687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