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式育儿代替不了言传身教
发布时间:2022-12-13 13:51    来源:常州日报    编辑:周文杰

面对8岁孩子不想学习只想打游戏的要求,武汉一对父母剑走偏锋,不仅主动帮孩子请了假,还给孩子制订了游戏计划。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孩子兴奋劲没过三天,就崩溃了四次。一时间,当事父母欣慰,一众“90后”父母们窃喜——总算拿捏住了。

在教育理论中,这对父母的育儿之法其实就是“反向式育儿”,就是家长模仿孩子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体会一下不听话、耍脾气、不讲理的真实感受,从而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正如辩论中常采用的“顺水推舟”之法,顺应孩子的逻辑,放大行事的后果,暴露由此而来的弊端。这种育儿方式的特点就是要绝对的沉浸、极端的考核指标和严苛的考核评价。

反向式育儿的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的。然而,由此就把反向式育儿当成教育成功的秘籍就有失偏颇了。而且,反向式育儿的对象一般适用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小学低年级以下的,他们对于这种教育的反映更多地是来自于感性,而不是理性,也就是说他们未必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的荒唐或错误,说它是一种“威吓”教育也不为过。况且,那种由家长故意设置过高的KPI来让孩子知难而退的做法,孩子一旦形成了定式思维,会不会对学业上的升学目标、乃至社会上的考核指标产生条件反射,变得畏首畏尾?这种风险是千万不可忽略的。

我们都知道,教育本就需要因人制宜,反复教导。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绝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事情。在教育的道路上,并没有捷径可走。《后汉书》中有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如果家长能保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在做好亲情沟通的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家校互动,科学地做好释疑解惑,以自己一言一行躬亲示范,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好陪伴和引导,一定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无影)

苏ICP备08009317号-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常州市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2000687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