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是   理论评论  >  延陵评论
让全社会都“敢”干事
发布时间:2023-01-17 11:14    来源:常州日报    编辑:周文杰

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度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从去年年中提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到“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关键的关键都在一个“敢”字上。为什么要强调“敢”?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敢”字当头,干出来、闯出来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才能够踔厉奋发,破浪前行。

不破不立,“四敢”就是要在原有基础上的革故鼎新,开创出一片新天地。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坚持”系统总结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坚持敢于斗争”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指出:“如果斗争只是在机会绝对有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如今,我们面临着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的外部环境,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依然较大,经济恢复不稳定、不牢固、不同步等问题仍然突出。这对我们的斗争精神、斗争意志、斗争本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做到这个“敢”字,把蕴含于地方政府、各类市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中,敢想敢干、敢破敢立、敢打敢拼、敢闯敢试的精神力量激发出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乘风破浪、克难攻坚。

常州人一直敢想敢闯敢干。瞿秋白“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所以他排除一切困难到苏俄去,成为革命的先驱。上世纪80年代,常州人民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用智慧、眼光、气魄、胆略、担当、使命,创造了“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踏上新征程,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我们依然要拿出敢闯敢试的劲头。

做到“四敢”,要抛开心中的畏难情绪,拥有风雨无阻的勇气。对常州而言,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两湖”创新区,加快建成“新能源之都”,这些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都不是捧天捧地天花乱坠吹出来的,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干出来的。新征程上,很多事情没有先例可循、没有成熟经验可用、没有现成模式可搬,必须放下瞻前顾后的观望心态,勇于破“心中贼”,敢于“涉险滩”,啃掉“硬骨头”,才会拨云见日。

做到“四敢”,要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拥有守正创新的智慧。有的干部群众之所以不敢闯,除了胆小怕事、缺失担当精神外,也与业务不精、能力欠缺有关。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全会和市两会,擘画了现代化常州的发展新蓝图和“施工图”。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标现代化建设要求,不断提升谋划推进工作的能力。常州的企业家们,也不能停留于总是对同行的学习模仿和跟跑上,不能停留于核心技术和关键能力对他人的过度依赖上,要加强前瞻谋划,提高对新事物、新技术、新赛道的敏感性,心无旁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做到“四敢”,要包容“试错”,塑造鼓励创新的氛围。要“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关键要在健全完善失败容错机制上下功夫。尤其对那些敢于改革、勇于试验而遭遇挫折、失败者,除了给予宽容免责外,更要满腔热忱地引导剖析原因、吸取教训,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再接再厉。与此同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让敢为、善为、优为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推动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营造市场主体想创新、能创新、真创新的浓厚氛围。

做到“四敢”,还要奔着问题找答案,拥有逢山开路的担当。当前,市场与社会信心的恢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和能力。面对掣肘、困难,不盲从、不懈怠,让问题成为改革的原动力,用创新的方法来对抗迷惘,将精力聚焦到回应百姓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上来,不断释放积极信号、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强大合力,我们才能在复杂严峻的局面中突围而出,真正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周二中)

苏ICP备08009317号-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常州市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2000687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窗口